化工生产经营

全年生产乙烯1206万吨、对二甲苯494万吨、合成树脂1769万吨、合成橡胶139万吨、合纤原料613万吨、合纤聚合物320万吨、合成纤维132万吨,精细化工产品50万吨,其中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产量实现增长。

结构调整不断深化

在原料结构调整上,按照“自产为主、外采补充、进口调节”的原则,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了乙烯原料供应。在产品结构调整上,研发和生产更多高性能新产品,实现突破性进展;产品产业化开发取得成功;在医用等新产品领域拓市增效,研发新技术生产熔喷料,燕山、仪化76天建成年产万吨级熔喷布产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开发新型医卫防护材料,及时推向市场;精细化工新材料技术攻关取得新进展,实现了批量生产和销售。在装置结构调整上,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做好产品链和装置效益测算,合理安排装置产品方案,努力实现产品结构和负荷最优。

经营潜力深入挖掘

严格控制各类成本,制定成本管理工作要点和管控目标,聚焦燃动辅材、修理、外部加工劳务、化验计量检验等重点费用,多方位对比分析,狠抓超支管控,持续推进全员成本目标管理。严格资金计划管理,优化资金配置,最大限度压缩资金净占用规模,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全年实施增效项目1305项,建立“日跟踪、周通报、月回顾”工作运行机制,强化督办运行,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产销供应链保持稳定

密切产销衔接,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装置负荷,做好产品流向安排。针对生产企业自有库容不足的问题,积极租用社会仓储资源,紧急调配共享托盘,提高仓储能力;提高产品消费集中、装卸能力强的中转库周转量,千方百计疏通企业后路。多途径解决产品运输问题。及时了解下游生产客户开工情况和主要诉求,协助客户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客户复工复产。

煤化工运营水平持续提升

宁夏能化2个煤矿依法合规实现试生产和复产,化工装置运行周期和负荷明显提升,煤电化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中天合创煤矿保持稳产高产,化工装置圆满完成首次大修改造,主要产品产量刷新历史纪录,技术经济指标大幅提升;中安联合煤矿顺利具备达产能力,化工装置商运首年即实现超设计负荷稳定运行和持续盈利;经过比选论证,将贵州能化60万吨/年煤制聚烯烃项目调整优化为50万吨/年煤制PGA项目,并完成可研初稿编制。全年投产煤化工项目合计生产原煤2221万吨,销售商品煤1866万吨,分别增长4.7%和3.9%;主要化工产品产量362万吨,经营总量298万吨,分别增长12%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