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业务成为新名片

        本报记者   程  强

        日前,中国石化资本公司与恩泽基金及康明斯中国公司在京签署合作意向书,致力共同促进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开发及推广,推进绿氢产业发展。

        “氢能是重要的清洁能源,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和广阔发展前景。”中国石化资本公司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利用中国石化在供应链、销售、市场网络等方面优势,为未来制氢技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化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新能源业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中国石化绿色发展新名片。

        地热清洁供暖实现快速发展。经过十余年发展,中国石化中深层地热能供暖规模居国内第一,技术水平世界领先,打造了“政府主导、政企合作、技术先进、环境友好、造福百姓”的地热开发利用雄县模式,助力创建我国首个供暖无烟城,有力推动了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截至2019年底,中国石化中深层地热供暖能力达5200万平方米,市场分布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16个省区,预计到“十三五”末期中深层地热供暖能力将达到6000万平方米。同时,试点推进南方浅层地热供暖制冷大型项目,加快推进干热岩开发利用技术攻关。

        光伏风电和生物燃料有序推进。截至2019年底,中国石化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85兆瓦,年发电量近1亿千瓦时。今年8月,中国石化资本公司投资入股凤阳硅谷智能有限公司,布局超薄光伏及光电显示特种玻璃产业链。

        风能方面,中国石化在风机材料、风机润滑油等风电产业链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下一步,将稳步推进陆上分散式及海上集中式风电项目布局。

        生物燃料方面,中国石化是国内首家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并成功投入商业应用的企业,2014年取得生物航煤适航证,2017年首次成功实现在跨洋商业载客飞机上使用。镇海炼化目前正建设生物航煤装置,可将棕榈油和餐厨废油变废为宝。

        氢能一体化、电动汽车相关业务试点示范。“十三五”期间,中国石化全面布局、积极发展氢能业务。2019年11月,在中法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中国石化与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签署氢能合作备忘录,共同在华推广应用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整体解决方案。2019年,中国石化氢气产量超30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4%。同时,在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建成并投用数个油氢合建示范站,并将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燃料电池汽车供应氢气。

        电动汽车方面,中国石化稳步推进充换电、动力电池材料、汽车轻量化材料、电机等电动汽车相关业务。截至2019年底,中国石化拥有在营充换电站28座。目前,胜利油田正试点推进内部公务用车电动化,配套建设充电桩,利用企业自备电厂和电网提供充电服务。

信息来源:中国石化报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