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关键在于优先发展乡村教育事业。中国石化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谋划发展,明确提出“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的帮扶目标,探索形成“集团化、立体式、结对型”的教育帮扶模式,累计捐资5亿元,援建300余所中小学,从改善硬件设施到提升教育品质,让农村地区的孩子不仅“有学上”,更能“上好学”,以教育之光照亮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
守望花开 中国石化以教育之水浇灌希望之花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关键在于优先发展乡村教育事业。中国石化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谋划发展,明确提出“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的帮扶目标,探索形成“集团化、立体式、结对型”的教育帮扶模式,累计捐资5亿元,援建300余所中小学,从改善硬件设施到提升教育品质,让农村地区的孩子不仅“有学上”,更能“上好学”,以教育之光照亮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
“集团化”帮扶凝聚合力
“集团化”推进,明确教育帮扶方向。中国石化从集团层面系统规划、统筹推进教育帮扶工作,制定《中国石化教育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中国石化直属单位教育结对帮扶指导意见》等制度文件,形成涵盖校园、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的教育教学提升与特色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将集团一体化优势通过内、外两种路径转化为教育帮扶力量。2024年8月,中国石化举办“春蕾加油站”公益项目首期园丁成长计划培训班暨驻校志愿者交流活动,来自全国15个省份50余所“春蕾加油站”项目学校的教师代表和帮扶干部参加培训。
“立体式”帮扶提质增效
“立体式”施策,系统推动教育发展。中国石化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将教育帮扶作为系统工程,着眼教学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从校园、学生、教师三个维度,综合施策、统筹推进。校园层面,总计向59所学校投入1.9亿元,帮助学校完善现代化教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提升信息化水平,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学生层面,上线“石化伴学”信息化平台,为4,181名困难学生直接发放助学金211万元,为2,373名学生发放奖学金185万元,策划实施“春蕾加油站”“院士进课堂”等特色项目,为乡村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教师层面,开展“石化助力老校长下乡”活动,设立“奖教金”,引进名校教育资源,同步开展教研活动,互派教师驻校交流,点面结合开展师资培训、赴名校跟岗培训、百余位名师为受援学校送教,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师资能力,促进乡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结对型”帮扶精准施策
“结对型”聚焦,精准助力帮扶成效。中国石化聚焦乡村教育短板,创新构建四类结对式帮扶模式,精准对接乡村教育需求,实现“精准输血”与“内生造血”相结合。在直属单位与受援学校之间“一企帮一校”,在姊妹学校之间“一校牵一校”,在名校名师与乡村教师之间“一师带一徒”,在爱心员工与受援学生之间“一员帮一童”,65家单位结对帮扶59所学校,织密教育帮扶网络,推动乡村教育提质增效。
中国石化扬子石化驻校志愿者与青海泽库县西卜沙小学学生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