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网站
精益管理打造“标杆队”

王 军 李 秀

8月的伊拉克米桑油田气温高达50摄氏度,华北石油工程公司伊拉克项目HBGC101钻井队顶着热浪,一丝不苟地进行着固井收尾工作。平台经理胡亚华介绍道:“这口井所处区块地层复杂,我们参考此前经验,保证施工过程安全平稳。”

在米桑油田增产30万桶攻坚战中,该项目HBGC-101、 HBGC-102两支钻井队累计完井27口,凭借优秀的施工业绩收获表扬信12封,工作成果得到甲方肯定:“中国石化在驻井、提炼技术、岗位本土化等方面经验丰富、管理科学,保障了高效钻井施工。”

研究总结变被动堵漏为主动预防

“米桑油田大多为中深水平井,区块地质构造复杂,易发生井漏及地层坍塌、卡钻、溢流井喷等风险。”胡亚华介绍道。2022年,该队接到FQCN-85H井的施工任务后迅速进行研究,发现该井周边200米到3公里以内的施工井均出现过漏失情况。他们认真研究邻井和事故井资料,提前制定预防措施,最终实现零事故、零漏失。

根据该井施工经验,项目部将米桑油田钻井关键技术作为研究课题,在预防井壁缩径垮塌、地层漏失等井下复杂情况的基础上,持续优化钻井参数,总结出一套覆盖不同区块、地层和工况的数据库。在后续施工中,他们不断更新、扩充数据库及相关经验,安全高效完成每一口井,得到了甲方及合作方的认可。

严格作业推动生产安全高效运行

“经过多年学习总结,两支队伍的生产效率均显著提升,搬迁周期综合结余率超13%,位于油田井队前列。”项目经理张建国介绍道。

“井控管理是重中之重,我们加强岗位JSA(风险评估)分析,强化应急演练,全方位降低风险。”HBGC-102钻井队平台经理冯涛说。该队2019年初进入该国市场,完成设备清关、搬迁、安装和整改后一次性通过验收检查。初入市场时,项目部和钻井队克服困难,精心制定施工方案,认真组织生产运行。“开钻后,钻井队严格执行作业和技术指令,针对当地气候和地层特点,保障安全生产和高效施工,首口井提前3.28天完井。”张建国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进入该国市场六年来,项目部对内紧盯关键作业环节,对外统筹协调井位和新井场建设,推动生产无缝衔接。为提升钻机搬迁时效,他们提前制定搬迁方案,精准筹划人员分工和搬迁车辆使用,确保每台设备按顺序装车和安装。开钻后,钻井队加强维护保养和考核,定期开展提升、循环系统和井控安防等设备检测,提升了设备本质安全水平和运行效率。

导师带徒助力外籍员工成长成才

“我们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通过‘导师带徒’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外籍员工。”张建国介绍道。两支钻井队目前共有56名当地员工,其中三分之一已成为班组骨干,成为项目建设的重要力量。

为了让当地员工尽快掌握岗位技能,该队采取“一带多”方式,一方面由中方导师带领外籍员工现场了解钻井设备,讲解施工过程,手把手传授规范操作方法,另一方面利用班前班后会开设“十分钟课堂”,播放标准化操作和安全生产视频,教授实践技巧。

当地员工阿兹万刚加入钻井队时还是门外汉。现场教学与视频学习的结合帮助他掌握工作技能,逐步从场地工成长为井架工,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我在这里学到了职业技能,凭借自己的能力改善了家庭生活,非常感谢中国石化的培养!”阿兹万感激地说。

信息来源: 中国石化报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