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本报记者  符 慧

        加快智能工厂建设,炼化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以上,万元产值能耗降低7%左右;大力培育商业新业态,易派客平台中文站累计交易额超万亿元;持续推广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境内外资金统筹聚合能力和运用效率大幅提高……“十三五”期间,中国石化顺应数字革命和能源革命发展趋势,聚焦智能制造、“互联网+”两大主线,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为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注入新动能。

        生产运营管理数字化、可视化,为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总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幕上,中国石化全链条6.5万类生产数据、30多万路现场视频尽收眼底。目前,中国石化已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生产经营一体化优化模型,实现总部、板块、区域和企业端的远程排产对接。其中,一体化物流管理可实时在线查询和管理远洋油轮、500家成品油承运商和1万多辆(艘)车船、2000多辆危化品运输车的运行情况;通过安全、环保等管理系统实现实时监控、超标报警和风险隐患动态监管,有力促进了本质安全、绿色发展。

        一批智能化企业成为示范。中国石化以炼油化工为切入点,分步推进全产业智能制造,截至目前已建成10家智能工厂、2个智能油气田示范区、70座智能加油服务站、1个智能化研究院。镇海炼化、茂名石化等5家企业被工信部评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九江石化被评为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有效推动生产组织方式、运营管理模式创新,促进了提质增效。

        一系列平台化系统提高管理效能。中国石化着力推动ERP大集中、资金集中管理、一体化投资优化与管控、共享服务、大监督等经营管理平台系统建设。通过加强集成应用,公司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资金集中度超过94%,资金配置效率大幅提高;管理创新、业财融合得到促进,有效推动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业务转型。

        技术服务上云端,支撑快速到现场。中国石化在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建立在线服务中心,利用远程实景同步技术,使技术服务模式由“反复跑现场”变为“线上实时问答”。目前,中国石化有近700名技术专家为炼化企业提供全天候的技术问答与问题监控服务,实现315套炼油装置远程诊断。在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建成石油工程远程决策支持系统,为公司海内外200多口重点井的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互联网+”连接供需两端,支撑商业新业态。中国石化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培育服务新模式、商业新业态,建起易派客工业品采购综合服务平台、石化e贸石化产品销售服务平台、易捷油品和非油品销售综合服务网站,连接供需两端,实现全产品线网上销售、精准营销,形成了石化特色“互联网+”商业生态圈。

信息来源:中国石化报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