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每一口井赢得口碑 站稳市场

李  秀

近期,华东石油工程公司厄瓜多尔SP-156钻井队在SACHA项目施工的首口井SACHA500井顺利完井。该井是所在井组的第一口井,其施工质量关系着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对周围油藏的评价和后续井位的确定,意义重大。

自2024年1月15日搬迁至顺利完井,SP-156钻井队克服了现场各种困难,顺利完成了SACHA500井的施工任务。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钻井监督迭戈·莫利纳给予高度评价:“在我合作过的众多企业中,中国石化的队伍尽职尽责,让人很放心!”

“师带徒”增进合作交流

SACHA项目启动初期就面临两项挑战,一方面,尽管SP-156队扎根当地钻井市场多年,但这是首次直接服务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服务对象的变化也意味着管理理念和工作模式面临转变;另一方面,根据作业区域所在社区规定,必须接收当地村民作为场地工参与班组作业,也对现场安全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中方管理人员在积极争取甲方理解和支持的同时,引导外籍管理人员尽快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平台经理张弦在工作之余组织了文化融合活动,邀请甲方及中外员工共同参与,教大家写毛笔字、制作中国美食,增进了双方的友谊和理解。

考虑到刚加入钻井队的12名新员工缺少现场经验,该队在集中开展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还安排了一批有经验的员工担任师傅,指导现场作业,并签订“师带徒”协议,定期开展考核,加大奖励力度。这些外籍场地工工作积极性很高,经常主动向师傅请教,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他们的能力已能满足现场工作要求。

“感谢井队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还专门给我们配了师傅,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现场工作。”外籍员工卡洛斯说道。

“预防针”保障设备运行

在积极应对挑战的同时,SP-156队还注重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保养,组织现场中方员工全程监护设备,预判设备状态和配件寿命,寻找合适的生产间隙提前进行保养维护,保障现场生产高效运行。

张弦认为,实现预防性保养相当于给设备打上“预防针”,设备负责人必须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才能对设备了如指掌。他回忆起某次“铁钻工”设备突然发生的故障事件,如果无法正常使用设备将产生非生产时效。钻井大班陈先林果断决定自行拆解,全队中方人员组成突击小组配合,从全部解体、更换配件到重新安装,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排除故障,最终确保生产如期进行。

提起当时的情景,陈先林还记忆深刻:“50多根管线,30多个阀件,大家一个个拆卸、标注、安装,直到第二天7点‘铁钻工’恢复了功能,刚收拾好现场就收到了开钻命令,抢修工作非常及时。”

“打围堰”守护热带雨林

由于SP-156队位于热带雨林地区,四周环绕着雨林植被和动物,环境敏感且气候多变,环境保护尤为重要。井队通常采取“打围堰”的措施保护周边环境,在油罐和钻井设备下方铺设地膜,并用物品将地膜围起来,即使内部设备发生泄漏,也能确保液体全部存储,不发生外泄。

然而,“打围堰”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起初,他们使用沙袋和油管施工。不久后,甲方要求更换为木板和沙袋。面对新变化,SP-156队立即着手购置木板,并在钻井的同时进行整改。在班组管理人员的协调下,中外员工推迟倒班,留下来一起整改围堰。

整改过程中,甲方又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全部换成沙袋,并对沙袋的大小、摆放顺序和高度都提出了具体要求。面对如此大的工作量,中外员工齐心协力,不分昼夜进行整改,完成包括生产区和生活区在内的16处围堰,圆满达到甲方的要求。

“多面手”促进降本增效

设备认证通常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或厂家完成。为实现降本增效,SP-156队的队员们深入研究,争当“多面手”。在SACHA项目第一口井启动前,他们自主完成了钻机底座的认证并顺利通过甲方验收,不但节约了认证费用,还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效率。

提及SP-156队在设备认证方面的优势,张弦说:“这是一项复杂且工作量巨大的工作,需要边干边研究。”他回忆起第一次拆解设备,大家心里也没底,面对成百上千个相似的配件,稍有疏忽就可能返工或导致后期使用出现问题。“这不仅要求操作者对设备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还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给我们一口井的时间,我们将证明这是一支与众不同的队伍!”这是开钻时张弦向甲方的承诺。SP-156队在第一口井的施工过程中共实现安全生产1320小时,并为12名当地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以实力获得甲方称赞和认可,目前已顺利完成第三口井的施工。“我们要把每一口井打好,用口碑赢得市场、站稳市场。”张弦坚定地说道。

信息来源:中国石化报
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