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至优
建设美丽中国
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加强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环境治理
践行“双碳”目标
中国石化坚持“环保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管理理念,坚持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环保管理,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建设,强化环境风险防控,严格建设项目环保管理,落实环境...
了解更多>低碳运营
创建绿色企业
中国石化将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各个环节,扎实推进“绿色企业行动计划”,以严于国家及地方的环保标准开展环境污染防治,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了解更多>节能降耗
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石化坚决落实党中央和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将碳排放管控融入企业发展规划,持续强化能源管理,推进温室气体减排,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推动绿色洁净发展战略实施...
了解更多>生态保护
守护洁净自然
中国石化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严格遵守业务运营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识别、分析环境敏感区和环境风险,在作业时尽量避开生态环境脆弱和生态涵养区。科学推进油气田废弃矿井周围、油...
了解更多>专题
-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希望你们按照党中央对新型工业化的部署要求,坚持绿色、智能方向,扎扎实实、奋发进取,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
近年来,世界新增油气储量60%来自深部地层,深层勘探潜力巨大。中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达671亿吨油当量,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34%。深层、超深层已经成为我国油气重大发现的主阵地,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中国石化持续加大深地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把推进“深地工程”与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紧密结合,在深地油气富集理论、深地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建成规模产能阵地,成为我国深地油气领域的主力军。
-
炼化行业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行业之一,其用能和原料难以被电气化完全替代,而绿氢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制取,生产过程中基本不产生温室气体,因此绿氢炼化被视为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中国石化按照“氢电一体、绿氢减碳”的发展方向,依托炼化基地大力开展集中式风电、光伏开发,布局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储氢-利用项目,着力推进炼化产业规模化绿色化发展,在绿氢炼化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
随着车用能源需求及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加油站在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打造综合能源服务站,已成为富有前瞻性、战略性、变革性的行业共识。综合能源服务站,关键是“综合”,实质是打造“人·车·生活”多元化产品和服务生态。
-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光明则国光明。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呈高发、低龄化、重度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伴随共建“一带一路”蓬勃发展,中国石化顺应世界潮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深化国际能源合作,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了多领域、深层次的紧密合作,形成利长远、惠民众、可持续的合作模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3年10月,中国石化发布首本《助力“一带一路”十年履责报告》,展现了十年间中国石化致力于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履责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