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网站
阶梯式培养让青年人快速唱“主角”

        本报记者 常换芳  通讯员 张伟英

        3月25日,河南油田春深1井施工现场,研究院勘探研究所春光项目组负责人李艳然正在跟踪井况进展。

        春光项目组由16名平均年龄35岁的员工组成,他们经过“导师制”培养后,扛起了攻坚创效的重任。

        目前,河南油田50岁以上员工占比越来越大。让青年人才快速成长,担负起攻坚创效、扭亏脱困、外闯市场等重任迫在眉睫。今年,河南油田探索建立“起点介入、节点提升、重点培养”的阶梯培养机制,通过结对子、搭台子、铺路子等措施,让青年人才快速成为“主角”。

        做好起点介入:“一对一”明确成长方向

        今年一季度,河南油田签订“导师制”协议120多份。

        他们的“导师制”不是一般的导师带徒。河南油田按照青年员工技术等级,制订三个层次的“导师制”计划,从员工入职起量身打造培育方案。新入职员工,配备年轻的生产骨干作为导师,手把手教他们熟悉现场流程知识;入职1至3年,配备业务精湛的拔尖人才作为导师,帮助其修正学习方向,指导改进工作方法;对青年技术骨干,与油田人才库中的导师签订协议,参与油田重点技术攻坚项目。

        这种培育方式让青年员工更快适应岗位。经过两个层次的导师“一对一”指导后,30岁的李艳然已经成长为勘探方面的专业技术骨干。近两年,他与项目组成员一起开展了春光古近、白垩系油气富集规律及增储领域研究,新增地质储量2189万吨,累计增产原油9.2万吨。

        抓实节点提升:轮岗实习挖掘员工特长

        去年7月,采油一厂新员工袁畅刚结束一年的全岗位轮岗见习。一年间,他先后在采油管理区、集输大队等5个单位实习过。见习期满后,采油一厂根据袁畅挖潜油藏特点的特长,把他分配到地质所。

        在地质所,袁畅如鱼得水,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整理收集双河采油管理区近40年的相关地质、井位、井史等生产资料,建立起双河北块核三段II油组4-5小层的3D地质模型和数值模型,更加精准地预测油藏产油量产液量。

        在定岗的关键节点,根据青年人的爱好特长搭建平台是河南油田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措施。河南油田对新入职员工安排为期一年的轮岗实习。之后,根据实习生的表现、个人技术水平及相关单位意见,把他们放在适合的岗位上进行培养。1年多来,新入职的60多名员工分配到心仪的岗位。

        做好重点培养:优秀人才轮岗交流

        张渴健是采油二厂地质所的员工,负责油水井技术方案,是厂里重点培养的“苗子”。去年11月,厂里安排他到新庄采油管理区轮岗。

        到管理区后,张渴健更加了解生产现场,应用技术水平飞速提高。他根据新庄油田油井含水高、实施多轮次氮气抑水措施后效果变差的情况,提出优化注采方案、降低油井含水的措施。前3个月,新庄采油管理区降低生产成本30多万元。

        轮岗交流是河南油田加快优秀年轻专业技术人才成长制定的举措。通过轮岗,青年人才弥补所需知识,成长为复合型人才。截至目前,有近50名青年重点培养对象轮岗到了新岗位。

信息来源:中国石化报
2021-04-02